肩负爱与责任微笑前行——黄来女

作者: 时间:2013-04-18 点击数:

黄来女,女,1985年出生,广东合浦县人。武汉大学2003级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黄来女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4岁起就与爸爸相依为命,为了生活四处奔走,定无居所,颠沛流离,日子过得十分清苦。2003年高考以763分的优异成绩被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学校通过“绿色通道”让身无分文的黄来女同学进入大学殿堂,并且帮助她办理了助学贷款,安排了勤工俭学岗位,给予每月120元的特困补助,黄来女靠勤工俭学维持着生计和学习。为了进一步改善生活的条件,她又找到了两份家教,这样她不仅可以维持学业还可以给家中的父亲寄生活费了。

当一切都走上正轨时,平静的生活波澜再起。家乡地薄人贫,2005年元月,父亲黄道富准备到武汉边打边支持女儿读完大学。然而,来武汉的当天晚上,突发脑溢血,之后又脑梗阻,右肢一度瘫痪,2006年初又查出糖尿病、膀胱癌。身无分文,无依无靠的黄来女陷入困境,但她坚持决不放弃自己相依为命的父亲、坚持学习的重担,用意志和行动挽救这父亲的生命,维系着生活和学业。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给父亲昔年刷牙、打针吃药。吃完饭后花半小时步行到学校上课,中午和下午课后连忙往家赶,替父亲做饭、熬药、打胰岛素。晚上坐一个多小时公交到汉口坐家教,深夜昏黄的灯光下,安顿好父亲睡下,她就打开书开始学习……

同学们深深的为她的孝心、责任心与执著所感动,纷纷以不同的形式帮助和鼓励她。计算机2003级学生党员除了带头捐款外,还拿起笔给黄来女写信,鼓励她战胜面前的困难,“40多封党员同学写的信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这是我一生最难忘、最珍贵的。”黄来女如是说。

辅导员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让她看到了希望和阳光。黄来女的辅导员李勤老师在自己父亲同样突发脑溢血生病住院的时候,在母亲的鼓励和帮助下,和平时一样主动帮助黄来女父女,经常一天做两份饭,一份送给自己的父亲,一份送给黄来女的父亲。父亲多次病危,基本上是靠着对女儿眷顾与牵挂的意志支持下来的,在黄来女的细心照顾下,父亲的病渐渐好转,慢慢的能说话,下床走路,在女儿的鼓励下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可谓创造了医学上的奇迹。

21岁的黄来女经历许多同龄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这是她的不幸;但在这不平凡的人生路上,黄来女读懂了什么事至亲至情,这又是她的大幸。人生际遇的坎坷给她带来了困苦,却让她对人生有了深刻的体悟——信念、希望、关爱。是信念使她能够持之以恒,自强不息,执著追求;是希望支撑她陪伴病中的父亲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是关爱给了她坚持下来的动力,使她勇于面对人生,克服困难。她面对困难的态度、克服困难的过程,让很多人从最初的同情、帮助,到最后引起心灵的震撼,转而从黄来女身上学到更多为人处世的明朗态度。

黄来女“背着父亲上大学”的感人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校园内外乃至国内引起广泛关注。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授予黄来女“全省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黄来女先后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2007年荆楚十大新闻人物、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

点评:背着父亲上大学,背起的是一份爱与责任。她的大学生活是艰辛的,却因为爱与责任而有了亮度;她的人生历程是坎坷的,却因为信念与执着而有了宽度。面对艰难困苦,她始终绽放着明朗的微笑,她坚毅前行的脚步在校园印下的是当代大学生最动人的青春诗行。爱与责任撑脊梁,笑对人生风雨路。(点评人:华中农业大学宣传部部长彭光芒)

汉江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  版权所有     主管:汉江师范学院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北京南路18号    联系电话:0719-8846016(团委) 、8846030(校资助)、8846055(国防动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