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拓展训练英文为Outward Development,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拓展训练通常利用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
拓展训练的所有项目都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学员全情投入才能获得最大价值。拓展训练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表现在心理素质的考验上,需要学员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跨越"心理极限"。体验团队的伟大力量,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心与参与意识,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和群体合作意识。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训练项目要求以后,学员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
通过拓展训练,参训者在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等方面将有显著的提高。
一天的拓展训练给人留下了难忘的经历。和队友一起拼搏、讨论、协作,合力完成各个项目。在分享胜利喜悦的同时,大家摘取了一朵怒放的心灵之花。在汗水和欢笑的浇灌下,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要冲破敢与不敢的藩篱。敢是一种奋勇争先、充满朝气、克服困难的精神状态。一天的拓展训练中不少项目都是对个人和团队的极大挑战与考验。能否通过项目,主要是看个人和团队有没有奋勇争先、克服困难的勇气,也就是看能否打破敢与不敢的藩篱。在谋事、干事之初,人们常常迟迟不动,不动的原因是被不敢的藩篱阻隔。一个敢字,则力量迸发,境界全出,敢上、敢干、敢冲、敢担当,不管多大的困难就能解决,不管多难的任务就能完成;敢字前加不,则坐以待毙,画地为牢,胆怯、畏缩、徘徊、退后,不论多小的困难都能压垮团队,不论多易的任务始终无法完成。在我市实施一城两带,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键战略期,我们每一名干部必须敢字当头,一马当先。把“不”丢掉,“敢”上心头,这是谋事、干事的基础。
二、要把握能与不能的关系。能是能力、素质。拓展训练中有些项目直接关涉到个人能力,比如攀岩;也有些项目与整个团队有关,比如“毕业墙”。在个人能力诸如体力和耐力具备的情况下,只要埋头向上攀爬,就能一览众山小。但是在面对高达4米的“毕业墙”的时候,整个团队的力量就充分的显示出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是不同的能力体,既有共同点,也有个体差异。青年干部常犯的毛病是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谁都没有自己行,缺乏对自身客观的判断,顺则喜,逆则忧。因此,我们既要清醒的认识个人能力,又要善于在团队的中找到发挥作用的位置。面对任务和困难,审时度势,不莽撞、不蛮干、不折腾,而是对症下药、择机而动,把个人的能力与团队的能力有机融合,把个人的能力与肩负的任务辩证结合,该分则分,当合则合,只有这样,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知能,知不能,用能,藏不能,这是谋事、干事的方法。
三、要处理断与不断的抉择。当我们身处“空中断桥”和“空中单杠”之时,前进后退,左右为难。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经常遇见。看似前有狼后有虎,实则前为标兵后为追兵,这便激起动力,要做抉择。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在任务的关键时刻,容不得半分的犹豫。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只会贻误战机。当纷争不绝于耳,当众人面红耳赤,只要方向明确,目标清晰,我们需要做的是——选择一个方案、一个行动、一个路线立即行动,把所有的犹豫和惶恐、把所有的空头争论和指责暂时放在一边,用坚实和有力的行动回应所有的质疑。谋事、干事,既要善谋,又要善断。唐代“贞观之治”盛世取得,很重要的因素来源于房谋杜断。计划不在于完美、方案不在于周详、条件不在于完备,而在于满怀信心的决断。这是谋事、干事的关键。